独家报道!货到付款越代香烟“先公后私”

独家报道!货到付款越代香烟“先公后私”

近日,一则关于货到付款方式走私香烟的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记者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这种新型走私方式,披着“电商”外衣,利用“先公后私”的运作模式,巧妙地规避了海关监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链。 本文将独家揭露其运作内幕,展现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与危害。

以往的香烟走私多以传统的渠道为主,例如水路运输、陆路夹藏等,这些方式风险较高,容易被海关查获。而近些年来,随着电商的兴起和货到付款的普及,一种新型的走私方式悄然兴起,那就是利用货到付款进行越境香烟走私。这种方式利用了货到付款的支付流程的滞后性,以及消费者对商品来源的信任缺失,在海关查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

我们的调查发现,整个运作模式大致分为三个环节:“揽货”、“运输”、“销售”。

“揽货”环节:隐蔽性强,难以追踪

“揽货”环节通常由在境外,例如东南亚国家,拥有货源的“化名:李某”等多个小型团伙完成。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走私香烟,并通过各种渠道将香烟运到边境地区。为了规避海关的检查,他们会选择一些偏远、人迹罕至的路线,并采取各种伪装手段,例如将香烟藏匿在其他货物中,或者利用小型运输工具进行运输。 据了解,这些团伙成员之间联系松散,多为临时合作,这使得追踪溯源变得异常困难。

独家报道!货到付款越代香烟“先公后私”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揽货”者往往与国内的“销售”环节并非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中间商进行对接。这层中间商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负责将境外香烟的货源信息传递到国内,并负责与国内的“销售”环节进行价格谈判和交易安排。 这也加大了执法部门追查的难度。

独家报道!货到付款越代香烟“先公后私”

“运输”环节:“先公后私”,浑水摸鱼

“运输”环节是整个走私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先公后私”策略的核心所在。 调查发现,这些走私团伙往往会伪装成正常的电商卖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下单。 他们利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将香烟混杂在其他商品中,或者以其他商品的名义进行运输。当快递包裹到达海关时,海关的查验往往针对的是包裹的表面信息,而不会对包裹里的每一件商品都进行详细的检查。

“先公后私”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他们会先用少量正规商品包裹掩护走私香烟,待包裹成功送达后,再通过各种方式收取香烟款项。如果海关查验到包裹内有走私香烟,他们可以推脱责任,并声称自己是被蒙骗的卖家。 这种策略大大降低了被查获的风险,也使得执法难度大大增加。

“销售”环节:网络平台,隐蔽交易

“销售”环节主要由在国内建立网络销售渠道的“化名:张某”等人员负责。他们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例如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发布香烟销售信息,并利用货到付款的方式进行交易。 他们会利用一些隐蔽的词汇或者图片来暗示商品的真实身份,以规避平台的监管。 一旦交易成功,他们就会迅速将款项转移到境外,形成一个难以追溯的资金链。

此外,这些网络销售人员会充分利用“匿名性”优势。 他们多使用虚拟账号,难以追踪其真实身份和地址,这为执法部门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危害与应对

独家报道!货到付款越代香烟“先公后私”

这种新型的走私方式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对国家税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这些走私香烟的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安全隐患,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针对这种新型的走私方式,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应对措施。首先,加强海关监管力度,改进查验技术,提高查验效率,重点打击利用电商平台进行走私的犯罪行为。其次,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完善平台的商品审核机制,防止走私香烟在平台上进行交易。最后,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走私香烟的风险意识,避免购买走私香烟。

只有通过政府部门、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打击这种新型的走私方式,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消费者权益。 这场与走私香烟的博弈,仍在继续。

原创文章,作者:纯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kbq.cn/l/182263.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