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透明化,“码”上看生产

在云南中烟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生产车间,工人们说,一道道工序、一批批物料、一台台设备逐渐变得“会说话”了。“会说话”,指的是通过简单“扫码”,他们就能轻松掌握数据信息。

e93a37f647b74a5bbdca7ca140f587aa.jpeg

扫码核对原料批次 杨雨林 摄

扫码,不仅让工人们都能参与到生产过程中,也让信息共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近年来,玉溪卷烟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深度融合,搭上了数智化的快车,以代码为纽带、系统为骨架、二维码为桥梁,构建了一个覆盖生产全流程的透明管理体系。

“以前,我们得从wincc导出数据,再放到excel里面,用一大堆复杂的公式计算工艺质量参数。”精品制丝车间的工艺员秦鹏回忆道,“每次操作都担心会不会哪里没弄对,导致结果出错。”但是现在,一切都变了。自从引入数智化系统,每当一批产品生产结束,系统就能自动完成所有计算,并将质量判定结果显示出来。只需轻点几下鼠标,甚至在手机上就能查看这些信息,又精准又迅速。

在车间里,一串串代码就像隐形的“数字纽带”,悄无声息地连接着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据悉,玉溪卷烟厂卷包数采代码能实时抓取卷包机组的运行状态,并同步到大屏看板上,管理者只需轻点屏幕,就能了解设备效率和故障预警等关键信息;制丝数采代码则记录了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为工艺优化提供坚实依据。MES系统中的数据清洗代码还能智能筛选海量数据,帮助工艺员快速识别质量问题。而批次系统代码则打通了从原料投料到成品出库的全程数据链路,实现物料流转的全程追踪。代码让操作人员无需深究背后的逻辑,只需通过简洁的系统界面,即可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人员少折腾”。

2c2df6e3136f4a26834c33b6c28bea79.jpeg

扫码查看原料掺配情况 杨雨林 摄

二维码就像是连接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万能钥匙”。无论是从原料到成品,还是从设备维护,二维码无处不在,赋予每个生产元素独特的“数字身份证”。在制丝车间,原料箱上的二维码绑定了生产批次信息,调拨时只需PDA扫码就能完成出入库登记,系统还会自动预警库存超期或水分异常的情况,避免物料错用。而在卷包环节,每一包产品二维码记录了详细的生产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追溯产品源头,质检员也能迅速定位质量问题。

利用二维码技术进行安全管理,也让厂里的安全检查不再繁琐,大大简化了灭火器、消火栓的巡检流程。安全员王青春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的安全检查非常繁琐,纸质巡检卡容易丢失,管理起来十分不便。”但现在,这一切都被电子档案所取代,所有信息都存储在二维码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身份证”。巡检人员只需要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所有的信息并进行巡检,后台还能生成任务统计报表,方便了解定期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发送给管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检工作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故障的发生。

二维码的应用还将延伸到设备管理领域。维修人员现场扫码机组标识,就能获取设备的历史运行记录,提交巡检报告,评估健康状态;制丝水分仪的扫码比对功能更是将工艺参数校准从“手动记录”升级为“自动核验”。这些场景的背后,是二维码技术对生产业务的深度重构:通过一物一码、一码一链,不仅实现了业务流和数据流的全面贯通,也为工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e455b8f3dd0e4c30a902ae091a505ae4.jpeg

扫码查看原料掺配情况 杨雨林 摄

生产透明化的终极目标,是依托批次管理系统,将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等全要素纳入统一编码体系,形成覆盖整个价值链的“数据图谱”,实现全程可控。如此一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通过“批次追溯”APP便可以迅速锁定问题根源,使处理过程更加精准。此外,批次系统还在推动跨工序协同机制的完善,如卷包车间与生产物资的数据共享,提前预判物料需求,避免生产断档;物资部门根据消耗进度及时发起采购;物流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物料调度,满足生产需求。

当前,玉溪卷烟厂的信息化建设已迈入“深水区”。随着5G、AI等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工厂正朝着更智能、更敏捷的方向发展。按照规划和设想,未来的设备能够自主感知故障并触发维修工单,工艺参数基于大数据动态优化,生产计划随市场需求实时调整……这些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

生产透明化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管理理念的一次革新。通过让数据“开口说话”,让业务“触手可及”,工厂正在以“码上看生产”的方式,书写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故事。在这里,每一道工序都被精确测量,每一次决策都有据可依,每一包产品都承载着透明与信任的价值承诺。

原创文章,作者:小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kbq.cn/l/189146.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