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到田间:秦睿的烟叶种植“服务经”

“油加满,调快档,能圈一块算一块;起早点,回晚点,发展一亩算一亩;讲规范,讲原则,晚上睡觉踏实点。”2月6日,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胜利烟点技术员秦睿的一条朋友圈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秦睿发的朋友圈.jpg

 秦睿发的朋友圈

在米易县,烟叶种植是不少百姓的生计所在,也是米易县局(分公司)的重点产业。近年来,米易县局(分公司)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胜利烟点的技术员秦睿,就是其中一个。尤其是近期在落实烟叶种植面积这件事上,他那股认真劲儿和本事,起了大作用。

“咱们烟区,基本上都位于二半山区,地不平整,零零散散,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和气候都不一样,白坡乡是米易最远的烟区,土地情况尤为具体。想把烟叶种哪儿、种多少规划好,可不容易。”老乡们心里犯嘀咕,怕没技术帮衬,更怕烟政策不稳定,都不愿多种。

可秦睿压根没被这些难题吓住。他心里明白,想把烟叶面积落实好,得先把山前山后、坡上坡下的土地情况摸得门儿清。就像他在朋友圈发的心里话,他不光这么说,更是这么干的。

“当地有些老百姓‘拴着绳子’种烟,他们都不怕辛苦,我怕什么苦?”每天他准时背上装满政策宣传单、测量工具、应急小物品的“百宝箱”往山里跑,不管是又陡又险的山坡,还是又远又偏的山谷,只要有可能种烟叶,他都要去看一看,和老乡们说一说。他朋友圈发的那些照片,有清晨朝阳洒满的山头,也有落日余晖里山腰斑驳的树和随风晃悠的草,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他辛苦奔波的身影。

 

秦睿向路过的村民宣传种烟政策.JPG

秦睿向路过的村民宣传种烟政策

为了让老乡们放心多种点烟叶,秦睿一家一家跑。到了老乡家,就耐心听他们担心啥,然后用最直白的话把种烟政策和烟叶价格稳定市场波动小能保证收入,而且“家门口”就业老人小孩都管得着等讲给他们听。他拍着胸脯跟老乡保证,全程都会给技术支持,有啥问题都能找他。

“出门到县城100多公里,来回一趟六七个小时,不想在外面到处跑了,这个小伙子看着踏实,我想试着种一年烟。”若水村一社的陈发芬今年决定不出门了,准备在家种40亩烟。秦睿凭着这份真诚和专业,越来越多的老乡们慢慢地信任了他,好多本来不想多种的,也都改了主意。

说到技术指导,秦睿会根据每块地的土壤是肥是瘦、气候咋样,给老乡们量身定制种植方案。从选啥品种,到咋移栽,再到平时咋管理、咋防病虫害,他都手把手教,送技术“上门”,送服务“到家”。

育苗的时候,他就像照顾自家孩子一样,经常一整天都泡在育苗棚里,仔细看烟苗长得咋样,发现不对劲儿,马上调整。移栽的时候,他也是全程盯着,教老乡啥时候移栽最合适,株距行距得咋把握,才能保证烟株长得均匀,通风透光都好。他经常撸起袖子给老乡示范,抹芽、打顶、采收,编竿、烘烤、分级,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在他的指导下,老乡们的种烟技术进步了不少。

秦睿向育苗户讲解育苗技术.JPG

 秦睿向育苗户讲解育苗技术

秦睿不只教技术,还特别注重及时解决老乡们的日常问题。他专门建了个烟农交流群,方便大家平时交流经验、说说遇到的难题。在群里,无论是种烟还是生活中遇到事,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复老乡们,不管多晚,都给大家想办法。“年前半夜,孩子发烧,天气又冷,我骑个车带着走一截实在遭不住了,想起秦睿肯定在点上,试到打了个电话,他二话没说开车一个多小时把我们送到了乡卫生院。”若水村烟农倪宗发向笔者说起秦睿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秦睿的付出,老乡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桐子林村的付小方就说:“秦老弟就跟咱自家人一样,有他在,咱种烟心里就有底。”在秦睿的带动下,胜利烟点的烟叶种植面积不仅按计划落实了,还比原来扩大了200多亩,为米易县的烟叶产业发展出了大力。

像秦睿这样扎根基层的工匠,米易县局(分公司)还有不少,“十四五”以来,通过“五个一”素能提升工程激发人员活力,米易烟草在原有全国烘烤技术能手、四川好人、最美川烟人等先进典型的基础上,新增1名全省分级技术能手、1名市级敬业奉献好人、1对全省商业系统优秀师徒,多人荣获各类表彰。

在全省商业系统“十四五”奋力收官之年,米易县局(分公司)将持续聚焦“人”这个根本,深化典型示范,在学有榜样、干有示范中,带动全体人员以开年就冲刺、起步就决战的拼劲和决心,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完成好全年目标任务,为一域争光,为全局添彩。

原创文章,作者:尚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kbq.cn/l/196007.s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